阿里康网
猩红热
快速搜索

怎样预防猩红热?

2015年05月14日

怎样预防猩红热?

作为一位母亲无时无刻的不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,总是担心孩子会得什么严重的病,猩红热重要传染的人群是儿童,那么该怎样预防猩红热呢?

猩红热的临床症状有哪些?

潜伏期,短者1天,长者12天,平均2-5天,多突然发热,不适、咽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咽部充血,扁桃体肿大,有黄白色渗出物。发热1-2天皮肤出现弥漫粟粒状丘疹,疹与疹之间无健康皮肤。面部充血潮红,口周苍白圈,杨梅舌。皮疹多在2~5天后消退,继而有脱屑,重者脱皮可历时数周。少数病人可并发心肌炎、心内膜炎,病程后期并发急性肾炎较常见。个别病人也有并发关节炎或中耳炎等。根据临床表现猩红热可分为普通型猩红热、轻型猩红热、中毒型猩红热、脓毒型猩红热及外科或产科型猩红热。

怎样预防猩红热?

(一)传染源的管理:

(1) 病人应呼吸道隔离治疗,隔离期为6d。急性咽峡炎、急性扁桃体炎患者,也应按猩红热隔离治疗。对易感人群中的密切接触者,需行医学观察12d。

(2)药物预防:一般无需普遍投药,对易感人群的密切接触者,可选用青霉素40万~80万单位/日,肌注,连用3~4d。或用苄星青霉素120万单位,一次肌注。如青霉毒过敏者,可选用复方新诺明。

(3)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中的A组链球菌的带菌者,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,接受10d的青霉素治疗,剂量为80万单位,每日两次,肌注,待病原菌连续培养三次阴性后,方可复岗。无效者应局部治疗,再无效应调离工作岗位。

(二)切断传播途径;在当地有链球菌呼吸道感染流行时,应避免组织集体活动,减少飞沫传播病原而造成感染的机会。改善环境卫生和注意个人卫生。

哪些人易得猩红热?

人群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普遍易感,但2~10岁儿童多见。

猩红热是怎样感染上的?

传染源:

(1)病人:从潜伏期末至皮肤脱屑前皆有传染性。

(2)带菌者:恢复期带菌者、健康带菌者。传播途径: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;也可经被污染物品,如书籍、玩具、衣物等,被污染牛奶及奶制品亦能发生传播;偶然可经擦伤皮肤感染。但是经污染物品、牛奶及经破损皮肤发生传播是少见的,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。传播因子:含猩红热病原体的飞沫、尘埃及被病原体污染的衣物、书籍、玩具 、牛奶等。

怎样预防猩红热,看到这些许多母亲应该了解了吧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