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0903
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经过呼吸道传播。患猩红热后,无终生免疫,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—4天。
猩红热患者有何症状?
猩红热起病急,早期发热、咽蒲、头痛、呕吐。病初起时舌有白苔,起病3日后白苔脱落,舌面肉红色,舌乳头肿胀,状如草苗,因此称“草萄舌”或“杨梅舌”。于起病1—2日开始出疹,先于耳后、颈部及上胸部。数小时后胸脯、上肢也出疹,24小时后下肢出疹。全身皮肤充血发红,上面密布点状充血性红疹,手压则消退,有痒感。口鼻周围苍白,可见一苍白圈。皮疹出现后48小时达高峰.然后以出疹顺序消退,2—4日退完.退疹后1周开始脱落。
目前尚没有猩红热疫苗进行自动免疫,预防着重于对患病儿童隔离。对于接触猩红热者或体弱、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.应服用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音留素预防。若已培养确定为带茵吉.应接受青霉素治疗10天。
猩红热可合并多种疾病.如化脓性疾病、心脏炎症、变态反应性疾病等。在护理患儿时,要严密观察,对合并症要尽早治疗。
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特效药。要注意休息、多饮水.常化验尿常规.观察有无并发肾炎。(责任编辑:叉叉)
更多猩红热问题,请点击→
(本文内容/图片转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