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分析
材料和方法
一、病例选择
急性起病,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脓血便或粘液便,大便镜检WBC10个/HP以上,同时粪便培养痢疾志贺菌阳性的住院患者,年龄13~65岁。1988~1989年共收治了102例患者,1995年收治54例。两组性别、年龄及主要症状、体征包括发热、腹痛、腹泻相比较具有可比性(P>0.)。1988~1989年102株志贺菌中A群占1.0%,B群79.4%,C群1.0%,D群18.6%。1995年54株志贺菌中,B群占96.3%,D群占3.7%。
二、药物用法
两个年代均以NFX 0.4,每日2次,疗程3~5天,不合用其它抗生素。
三、疗效判定
临床疗效按痊愈、显效、进步、无效四级判定,痊愈和显效合计为有效,以此计算有效率。细菌学疗效分消除和未消除二级判定。
四、药敏试验
最小抑菌浓度(MIC)检测采用琼脂平板倍比稀释法,菌种来源为本组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。
结 果
一、疗效
临床疗效中,1988~1989年度与1995年度相比,有效率分别为100.0%和98.1%,P>0.,差异无显著性,但治愈率分别为98.0%和77.8%,P<0.01。临床各项指标平均恢复天数相比,腹泻消失及便培养阴转天数1995年均较1988~1989年组延长。分别为腹泻消失3.0天和1.8天,便培养阴转天数3.1天和1.2天。
附表 NFX对痢疾志贺菌的MIC(μg/ml)
年份 菌型 株数 MIC50 MIC90
1988~1989 宋内 18 0. 0.
福氏 80 0. 0.2
1995 宋内 2 0.06 0.06
福氏 33 2 4
细菌学疗效中,一疗程结束后细菌清除率1988~1989年为100.0%(102/102株),1995年为85.2%(46/54株),P<0.。
二、药敏试验结果
见附表。显示1995年NFX对福氏志贺菌的MIC与1988~1989年相比较有明显增加。
讨 论
氟喹酮类药物由于其作用于细菌的DNA促旋酶,为杀菌剂,对G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,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有效药物。通过两个年代治疗急性菌痢的疗效观察,认为:NFX仍然是治疗急性菌痢的较好抗菌药物。一疗程结束后治愈率、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1988~1989年的98.0%、100.0%和100.0%,1995年的77.8%,98.1%和85.2%。目前已有大肠杆菌等细菌对氟喹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加的报道[1],本组NFX对福氏志贺菌的MIC增加,对宋内志贺菌的MIC无明显变化。细菌对氟喹酮的耐药性现认为主要与基因变异有关[2]。另一方面,1995年B群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1988~1989年,P<0.。故认为NFX治疗急性菌痢疗效降低与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有关,同时也似与菌群变迁有关,因例数尚少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总之,NFX目前仍可作为治疗急性菌痢的选择用药,但其耐药性问题值得重视,应进行监测及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