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犬病又称(zhi〖1〗)咬病或恐水病,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玻世界上多数国家均有发生,但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。
顾名思义,仿佛只有狗才能传播狂犬病,其实不然。其他温血动物(如猫等)也可传播,但经病犬传播的占85~90%,其次是猫(5%)。一些家畜和野兽也可传播本病,但所占比重很校在发达国家中,尽管养狗已成时髦,但由于对狗的管理,如对狗的预防接种等措施比较完善,所以狗的狂犬病已被控制。在那些国家,本病则主要由野生动物传播(如浣熊、狐狸、豺、食血蝙蝠、麝猫、臭鼬等)。
病兽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毒。这些病毒在发病前3~4天或死亡前5~7天进入唾液中,即具有传染性。这时,如被病兽咬伤、抓伤或普通伤口沾染病兽的唾液(如被舔)后,病毒即进入人体。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0~70%(平均25%),被病狼咬伤后50~65%发玻狂犬病病人的唾液中,也可含有少量的狂犬病毒,但至今尚未见到经病人的唾液传播本病的报告。所报告的已确诊为人传人的4例狂犬病,均发生于角膜移植后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的犬外貌健康,但却是不显性感染(即已经感染狂犬病,但尚未发病)的狂犬病毒慢性携带者,从感染至发病的潜伏期可达数月或数年,人被这种不显性感染的犬咬伤后,可能即刻发病而死亡,而犬却可仍健在数年之久。了解这种情况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。以往认为,如犬咬人后10日内仍健康,则对被咬的人可中止预防注射,现在值得重新考虑。
狂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但半数以上见于儿童。因为他们喜欢追逐犬类,对行为异常的犬也缺乏辨别能力,不知躲避,又不能自卫。本病男性多于女性。任何季节均可发病,以春、夏季为多见。
人被病兽咬伤,如果没有及时接受预防注射,是否发病受到下列因素影响:(1)头、面、颈部或上肢被咬伤后,由于这些部位有丰富的神经支配,且伤口距中枢神经系统较近,故发病率较高;(2)伤口大而深,或多处被咬伤时,发病的机会较多;(3)衣着较厚者发病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