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诊断标准
难治性肺结核与临床上所谓的“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”、“慢性排菌肺结核”、“耐多药肺结核”的基本含义相同。综合国内一些学者给难治性肺结核的定义:初治、复治化疗失败,长期(2年以上)排菌,已对多种抗结核药耐药,常伴有广泛肺组织破坏,或有矽肺、糖尿病等合并症,免疫功能低下,难以治愈的肺结核病例。
二、形成原因
对初治肺结核,只要结核菌对药物敏感,遵循化疗五原则(早期、联用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),90%-100%的病例是可以治愈的。
当前难治性肺结核有渐增多的趋势,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,除医生的责任外,还有社会的因素、患者的因素等。
1.结核菌对多药耐药
缺乏有效监督管理,化疗方案不合理,药品质量及供应问题,经济原因等,致使化疗原则、方案难以落实,治疗不合理不规则,最终导致对多药耐药、难治性肺结核形成。
⑴缺乏有效的管理
正确的化疗原则、合理的化疗方案,必须在严密有效的管理下才能真正得到贯彻落实,结核病得以控制;反之,导致耐药性产生,化疗失败,最终形成难治性肺结核。
缺乏严格的管理法规、严密的管理体系、有效的监督、地方保护主义、大众自我保健意识差、防治知识缺乏,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(dots)难以实施,合理的化疗方案难以落实。这诸多因素导致不规则治疗现象相当普遍,耐药率惊人,化疗成功率低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