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性痢疾传染源: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。临床患病期间和恢复后6周内,排出粪便中的病菌都可传染他人。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污染病菌的食物、饮水和手等经口而传染。痢疾杆菌虽对干燥极敏感,但在食物和水中能生存甚久。其传播途径常有以下几种。
食物型传播: 食用被带菌者的手或苍蝇等污染的蔬菜或食物而受感染。痢疾杆菌在蔬菜、瓜果、腌菜中能生存1周~ 2周,并可在葡萄、黄瓜、凉粉、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,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。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的食品做凉拌冷食等,常可引起菌痢暴发。
水型传播: 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。其特点是短期内集中出现大批患者,从污染水源分离到的痢疾菌型与患者粪便中分离出来的菌型一致。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,水源又保护不好,导致天然水、井水、自来水被粪便污染,但又未经消毒饮用,常会引起菌痢暴发。
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: 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,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。如桌椅、玩具、门把手、公共汽车扶手等,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,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,即可带菌,如果马上去抓食品食用,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,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。在非流行季节的散发病例中,90%的患者是由此途径感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