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康网
疟疾
快速搜索

细菌性痢疾可引起哪些病理变化

2015年10月16日

细菌性痢疾可引起哪些病理变化

细菌性痢疾主要侵犯结肠,特别是乙状结肠和直肠,病变由下而上逐渐变轻,故临床常有下痢频繁及明显的里急后重症状。严重病例,病变可波及大肠全部和回肠末段。

急性期的基本病理变化为,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,肠粘膜分泌大量粘液,并有炎性渗出和微小脓肿。病变迅速发展,淋巴小结肿胀并呈凝固性坏死,融合后可形成灰色假膜。坏死组织剥脱后即呈横列溃疡,溃疡一般较小,排列较密,边缘不规则,且较表浅,偶尔也可较深,但一般只及粘膜下层,故肠穿孔及肠出血机会极少。溃疡与溃疡之间的粘膜充血、水肿,有炎细胞浸润,并有假膜性渗出物覆盖。约在发病后一周,人体产生抗体,病变逐渐愈合,病原菌被杀灭,临床症状消失。毒素也可引起内脏变性、脾脏单核?吞噬细胞增生及肝脏脂肪浸润、变性或局灶性坏死。此外,相似病变可见于肾小管、心肌及肠系膜,腹膜后淋巴结亦常肿胀、充血。
以上为菌痢的典型病理变化过程,但有一些患者(特别是2~5岁的儿童),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一致,严重病人可有毒血症症状而肠道炎性反应极轻,称为中毒性菌痢。如不及时抢救,短期内可死亡。其肠道粘膜只呈水肿与充血,很少有溃疡,但大脑及脑干则有弥漫性水肿、炎性细胞浸润及点状出血,肾上腺皮质萎缩,眼底和甲皱微循环检查可见小动脉痉挛。
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,可获痊愈。如果治疗不当,或延误,少数患者可转变为慢性痢疾,病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。慢性期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溃疡性病变、肠壁增厚、溃疡边缘粘膜增生,可有息肉形成。溃疡愈合后,遗留下疤痕,疤痕收缩可导致肠道狭窄。如肠腺开口处被阻塞则有囊肿形成,其中病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菌,使病变顽固难治。?

相关阅读